它的作用原理是將感測元件——一根通以電流而被加熱的細金屬絲置于通道中,當氣體流過它時則將帶走一定的熱量,此熱量與流體的速度有關。
常用的有兩種方法:一是定電流法,即加熱金屬絲的電流不變,氣體帶走一部分熱量后金屬絲的溫度就降低,流速愈大溫度降低得就愈多;測得金屬絲的溫度則可得知流速的大小。另一種是定電阻法,改變加熱的電流使氣體帶走的熱量得以補充,而使金屬絲的溫度保持不變;這時流速愈大則所需加熱的電流也愈大,測得加熱電流值則可得知流速的大小。
葉輪式風速儀的使用方法:
根據其計算機構可分為兩種:一種是內部自帶計時裝置,可以直接讀出風速(米/分),稱自記葉輪風速儀,這種儀器在表盤左面有一紅色計時指針,走一圈為120秒。故此時的讀數即為每分鐘風速;有的在計數機構內已經進行換算,使所得風速為每秒鐘風速。另一種是不帶計時裝置的,使用時須另備秒表,稱不自記葉輪風速儀。
由于儀器本身的惰性和機械摩擦力等原因,風速儀指針讀數不一定能反映出真實的空氣流速,因此一般由上式求得空氣流速后,還必須根據風速儀的校正曲線加以校正。
使用前,須用風筒校正或和已校正過的葉輪風速儀互校。
葉輪式風速儀測量風速的范圍為0.5~10米/秒,較精密的葉輪風速儀只適用于測量0.3~5.0米/秒范圍內的風速。因為測量風速較大,葉片容易受損和彎曲。